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政务公开>决策公开 > 详细内容

根河市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3日 点击数: 字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依据中宣部发布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8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旗市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呼党宣字【2019】2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全国、全区、呼伦贝尔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找准当前融媒体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机制创新、服务功能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创新、资金政策支持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市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推动我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工作目标

在机构内容、渠道平台、人员配置、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逐步建成一个集新闻信息、理论宣讲、政务服务,舆论监督、生活资讯、交流互动等为一体的“媒体+政务+服务”的融媒体中心,更好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更好服务群众生产生活。

(一) 建成主流舆论阵地。在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认真宣传阐释中央、自治区及呼伦贝尔市的决策部署,宣传根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传播我市权威政经资讯,为市民提供更丰富、高质量的新闻信息。

(二) 建成综合服务平台。把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与智慧政务结合起来,为政府网站提供新闻链接,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对接党政部门技术平台。向基层干部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传播、综合文化和教育培训、志愿服务等综合服务,增强互动性。将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媒体+政务+服务”的重要平台,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

(三) 建成社区信息枢纽。面向乡镇、街道、社区,为不同的受众提供精细化的生活资讯。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为市民搭建沟通联络的纽带。

三、主要任务

(一)整合媒体机构。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市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对市域内媒体平台和资源进行整合,为政府网站提供新闻链接。拟整合市广播电视台、记者站组建根河市融媒体中心。

(二)建好采编中心。设立统一的新闻信息采集中心,建立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建设稿源库、数据库。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发布、把关机制,明确分级管理权限,规范信息发布流程,确保内容安全、数据安全、渠道安全。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按照新的采编流程调整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创新内部组织结构,探索建立适应融媒体规律的运行机制。

(三)优化媒体布局。按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坚持移动优先原则,有效整合并重新调整现有新媒体平台,按照“一地一端”的原则,集中力量打造实用管用、有影响力的客户端。集中力量把客户端的文章做充分,提高下载量、日活率,提高在全市的覆盖面。深入研究我市受众信息接收习惯,构建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多个终端,形成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的格局,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四)拓展服务领域。强化“媒体+政务+服务”功能,以融媒体中心为主体,将新闻资讯、智慧城市、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党建服务,社保、医保、天气、交通等信息数据,整合汇总到融媒体中心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智能服务,拓展融媒体中心的为民服务范围。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健康、公益活动,打通线上线下、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建立舆情监控数据平台,开展舆情监测、民意收集、数据分析、建言咨政等工作。

(五)培养全媒人才。强化培养激励,通过学习培训、观摩交流、业务研讨、实战演练,转型提升现有采编队伍,着力培养一支善用现代传播手段的“一专多能”融媒体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融媒体中心薪酬制度,建立健全与媒体融合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队伍工作积极性,以工作绩效为统一考核标准,强化正向激励。建立规范有序的公开招聘、绿色通道引进等政策吸收引进人才,确保人才队伍稳定有序发展。

(六)完善采编资质。在现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服务许可基础上,主动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申领播音员主持证、采编人员新闻记者证等,确保采编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七)积极对接“草原云”融合平台。建设现代化采编发中心,在融媒体中心设立统一的指挥调度中心,从而实现宣传指令下达、内容监管、任务完成反馈和传播效果评估的全面调度指挥。建立现代化的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按照“一地一端”的原则,集中力量打造实用管用、有影响力的客户端,与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云”平台无缝对接,做到融通、融合、融入,实现重要信息一键置顶、三级同步,对有害信息做到一键删除、“一剑封喉”,形成调度指挥“一盘棋”格局。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成立根河市融媒体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张洪岩    呼伦贝尔市政协副主席、根河

市委书记

第一副组长:王成石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  组  长: 高   山     市委副书记

于仁忠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奚玉龙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  军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贾德春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马奎兴     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

彭殿明     市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

成      员:  刘晓晶     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刘伟光     市委办副主任、发改委主任

隋春勇     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常   莉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于   兰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秦余朝     市委编办主任

黄少彬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孟繁立     市人社局局长

闫  洁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

王守柱     市审计局局长

王艳荣    市政务服务局局长

闫春昊     市网信办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奚玉龙(兼),副主任:于兰(兼)、闫洁(兼)。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304室。

具体负责制定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工作推进时间表,统筹协调人员配置、机构编制等工作。按照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协调调度、整合资源,做好中心成立前期各项筹备工作。

五、组织架构

(一)机构名称

根河市融媒体中心。

(二)机构性质

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拟定为相当于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三)人员编制情况

市融媒体中心拟核定事业编制57名(广播电视台编制44名,记者站编制3名,拟新增编制10名)。

(四)办公场所及资金保障

在已有480平米的广播电视台办公用房的基础上(现在办公楼按人员使用用房面积已经没有),又在根河市气象局办公楼里解决670平米办公用房,融媒体中心指挥平台设在气象局办公楼。

融媒体中心建设、设备采购、运营维护和日常办公经费所需资金,及奖励机制保障所需资金应纳入市财政年度预算予以保障。

六、机构设置

融媒体中心机构设置分为办公室、指挥调度中心、采访部、广播电视部、新媒体部、技术部、综合服务部、业务推广部8个工作部门,具体职责职能如下:

(一)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内外事务,做好中心内设机构协调工作;负责起草中心各项规章制度、材料、文件;负责各项会议的记录和文件的收发、归档,及时完成各类信息、报表的上报工作;负责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协助中心领导完成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完成教育培训、劳资社保、绩效考核等人事工作;负责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算,管理好财物、资产,严格执行财务纪律,抓好财务管理等各项财务工作;负责物品采购、对外接待、车辆管理等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指挥调度中心。负责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时政新闻、民生新闻、问政节目、大型活动等指挥调度,实现宣传指令下达、内容监管、任务反馈;负责新闻线索收集汇总、统计筛选、信息分类以及各单位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上报稿件、融媒体产品等内容的审核把关、编辑加工等工作,确保刊播安全;负责重大主题宣传的策划选题、组织、落实和融媒体产品策划工作,安排外采记者,获取信息资源,对采访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分派各媒体采编平台进行编辑制作。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

(三)采访部。负责日常新闻采编任务分派,及时提供文字、图片、视频、同期声等新闻素材;执行指挥调度中心制定的报道计划;对新闻爆料进行登记并及时处理;保质保量完成内外宣传任务;协助配合上级媒体和新闻单位来我市采访及其他工作,维护市内舆论安全。

(四)广播电视部。负责融媒体新闻稿件、专题栏目、大型活动的播音、编辑、制作音频、视频节目,通过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进行播出,传播给受众;按指挥调度中心安排的刊播、发布计划传送媒体产品;负责上级台新闻素材、节目传送;负责节目包装、媒体推广;负责各种资源的统计、存档、稿源存储。

(五)新媒体部。负责各类新媒体的融媒体新闻稿件、融媒体产品的编辑、制作;按指挥调度中心安排的刊播、发布计划,通过各类客户端平台和社交平台等互联网渠道进行发布;负责做好新媒体资源的统计、存档、稿源存储。

(六)技术部。对市融媒体中心的业务和技术系统进行监测;负责融媒体中心全台网络技术服务和保障工作,演播室、网站等设备维护管理工作,高清演播室直播、录制活动的运行;负责电视频道的编单工作;负责技术培训;负责值机监控,确保视频节目播出安全;负责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定各种设备的更新计划并配合做好采购工作。

(七)综合服务部。负责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对接党政部门技术平台,提供申报审批、注册办证、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政务服务链接,打造“指尖上的政务中心”。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平台服务,开展电商平台建设。参与群众缴费、旅游介绍、就医指南等便民服务,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平台。开展舆情监测、民意收集、数据分析、建言咨政等工作。服务公共决策,区分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划清边界,明确管理要求。

(八)业务推广部。将各媒体经营的广告业务全部纳入业务推广部管理范围,实行新闻采编与广告经营彻底分离。为本地用户提供各类增值服务,提供广告运营、区域运营、电子商城及其他增值服务类业务。重点开展大型活动、会展布展、演艺演出、电商营销、影视和微视频制作、市场开发和拓展等业务,实行经营管理多元化。

七、时间和阶段进展

(一)制定实施方案(7月中旬前完成)。依据中宣部和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关于加快推进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有关要求,研定完成《根河市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根河市融媒体中心机构设置的请示》,上报领导小组会和常委会审定。报呼伦贝尔市审批。

(二)分步推进实施(8月末之前完成)。进行融媒体方面业务知识培训及外出学习,为融合做好准备。落实机构编制,组建班子,进行人员转隶。

(三)融媒体中心挂牌(8月末之前完成)。坚持先行先试、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市属媒体融合,制定融媒体中心相关制度等工作。成立市融媒体中心,举行挂牌仪式。

(四)融媒体中心工作运行(2019年9月—2020年底)逐步推进“媒体+政务+服务”的全面融合,完成融媒体中心平台设计、APP建设、人员考录、项目招投标等工作。推动全市党政门户网站、政务微信公众号及政务客户端等资源的有效融合。探索与自治区“草原云”平台的对接融入以及呼伦贝尔市大平台上下联动,实现融媒体中心运行。

八、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市委把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列入重点工作,把融媒体中心建设列为全市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把融媒体中心建设列入常委会工作要点和重要议题进行研究部署,明确推进时间表、路线图,保资金、保运转,切实以有力措施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

(二)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利用相关资金渠道,采取财政拨款、项目补助、政府购买等形式,保证人员工资待遇和设备更新。筹建融媒体中心大数据平台,为融媒体中心建设和运营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强政策扶持。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出台相关政策,在整合机构、人员考录、薪酬待遇、平台搭建、学习培训、考察交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开通绿色通道,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在权威信息发布、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