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直属机关工委工作总结
2020年,根河市直属机关工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机关党建“三个表率、一个模范”总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大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责任制等方面持续发力用劲,积极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做表率。现将2020年市直属机关工委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政治建设,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做表率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以提高政治意识、深化理论武装为抓手,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培训班、推进会、下基层讲党课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国企党组织、机关党员六类群体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考察内蒙古时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内容,教育引导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举办推进会、座谈会3次,培训870余人(次)。
二、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年度重点任务。一是开展最强党支部建设。紧紧围绕“最强党支部”建设“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的工作目标,制定《根河市直属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根河市直属机关开展建设“最强党支部”具体措施》,从规范支部设置、配齐配强班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切实发挥作用、科学合理推进工作、完善工作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五强”为基本标准,抓两头带中间,建立“四维一体”评价机制,整体提升机关支部党建水平。目前市直各基层党组织共创建“最强党支部”28个,超额完成20%的创建任务。二是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制定下发了《根河市直属机关党组织创建党建品牌工作(2020—2022)三年规划》,在总结、提炼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特色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利用三年时间,分批次、有重点地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形成“一组织一品牌、一单位一特色”的机关党建工作新格局。三是落实党员过“政治生日”制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关于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以及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相关要求,制定下发了《2020年关于在市直党组织中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的通知》,印制了党员政治生日贺卡,把过好党员“政治生日”作为基层党建的特色创新项目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的一项政治任务,力求党员“政治生日”过一天,工作促进一年,教育影响一生,努力塑造共产党员求真务实、艰苦创业、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四是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下发了《市直机关各支部上报党员发展对象的通知》,对市直机关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进行备案管理,全面掌握各支部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性别、年龄、民族、学历以及支部研究推荐程序等情况,不在上一年上报发展对象名单内的人员,下一年坚决不予发展,杜绝发展党员随意性。印制《市直机关发展党员全程纪实手册》,精心设计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审批转正等环节要求,列出发展党员所需材料清单(此《手册》被市委组织部采纳,面向全市印发),从源头上严把发展党员程序,明确责任主体。全年共发展党员31名,圆满完成市委组织部下达的发展数量和结构比例。五是严把支部换届程序。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任期,规范开展支部按期换届,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支部按期换届工作的通知》,从换届前期准备、请示和批复的格式要求、选举程序的规范、后续工作的归档等方面严格指导把关,确保支部换届、改选规范有序。同时,建立支部换届台账,对到期换届的支部及时提醒,确保支部按期换届。六是落实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党员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了解党员需求,及时反映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情况,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台账,经常开展关怀帮扶活动,定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通过落实“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开展学先进、学典型活动,形成党员“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
七是推进党建、业务相融合,破解“两张皮”。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会议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全区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意见》,从强化理念融合、强化措施融合、强化载体融合、强化机制融合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召开了党建、业务相融合经验交流会,14个机关党组织就党建推进业务工作进行了典型发言。通过明确标准要求、典型带动引领,引导机关党组织充分认清党建与业务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将党建工作与全市正在开展的中心工作和本单位重点难点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就重点加强跟进到哪里。八是加强党建带群团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青年思想政治建设的通知》,从加强青年政治引领、强化青年思想教育、练就青年过硬本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联合团市委、妇联、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慰问贫困青年、贫困母亲、贫困职工、送党的政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
三、强化政治担当,筑牢坚强基层战斗堡垒
深刻把握机关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能定位,把抓中心工作完成、重大任务落实作为检验党支部组织力的试金石。在新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根河市直属机关工委及时传达上级要求,发布了《致市直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提出了《市直党组织和党员疫情防控十项要求》,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强化使命担当,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在抗击疫情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签写“党员请战书”,组织党员带头参与社区联防,做好重点人员追踪、外来人员健康监测、关卡入口卫生检疫等工作。利用微信群、手机app等网络平台宣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宣讲疫情防控知识,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及时澄清不实传言,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为增进群众对国家推行统编教材的理解和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开展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全市各部门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近60人参加培训。开展了“送党的民族政策到基层”活动,深入光明社区、宏源野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利民食用菌产销专业合作社、阳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企业送去了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书籍。国庆节期间,开展了工委书记送党课进企业活动,为烟草、邮政、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网络、大林公司七个国企党组织60余名党员讲授了题为《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共同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党课,并在课后组织党员参观了根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强化了国企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爱国精神。扎实推进群众性文明内蒙古建设,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定下发了《在市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组织引导与党员自觉相结、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法律援助、创业就业、文明旅游、便民利民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年市直机关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活动530余次。
四、完善政治功能,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健全“三重一大”、民主决策等6项制度,对照上级要求制定党委主体责任清单,抓好任务分解,明确职责分工。工委全年开展党风廉政学习5次,班子成员讲廉洁党课3次。开展廉政谈心谈话1次。及时修订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防控措施等,并实行动态管理。组织集中警示教育活动2次。认真落实关于厉行节约、公务接待、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薪酬、办公用房及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方面制度规定,健全完善本单位公务接待、培训旅差等配套规定。二是意识形态工作方面。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党工委班子的主体责任,党工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和班子其他成员的“一岗双责”。在年初的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上,将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全年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在日常党建督查中将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对两项工作工作抓的不严不实的党组织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将考核结果面向全市进行通报。加强支部活动阵地建设,各支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按照“六有”标准建设活动阵地。目前,共有36个支部建设了单独的活动场所。
五、加强自身建设,在履职尽责中担当作为
1.完善工作职能职责。深入研究机关党委、党支部职能职责,将工作内容细化为规范议事规则、党费收缴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党组织换届工作、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信息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关支部建设工作等16大项84小项,并做出具体分工,做到件件工作不落项,件件工作有人抓。
2.成立市直工委机关党支部。严格按照支部各项要求开展组织生活,通过自身严格标准、规范要求,为市直党支部做示范、当表率。
3.严格支部考核。每年定期对市直各支部开展党建督查,督查考核前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考核除基层组织建设内容外,将意识形态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团委、妇联、工会、统战等内容纳入督查内容。重点对“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党组织按期换届、在职党员进社区、党费收缴、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党组织,下发《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责令存在问题的支部限期整改。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直属机关工委自身建设方面
(一)工作力量不足。全市共有支部202个,市直属机关支部70个(不包括机关党委、总支),占全市的35%,全市共有党员4837名,市直属机关党员未1086名,占全市的22.5%,在全市17个党(工)委中,仅市直一个党工委分别占全市党组织的三分之一和党员近四分之一,而市直机关核定编制数为5人(实有4人),且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分别为58岁、53岁、48岁、38岁),平均年龄49岁。工作动力不足、创新意识较差,原来与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时,工作量较小,只负责发展党员、党组织换届和定期开展活动等工作,单设后工委不仅承担机关党建的日常工作,同时还负责意识形态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党建带群团建设、工资人事、单位运转等大量工作,由于人员年龄和编制的原因,目前,市直属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和党建综合办主任均由同一人兼任,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有所侧重,其他方面工作难以兼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委各项工作均衡发展。
(二)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市直属机关工委没有财务人员编制,单位财务挂靠在市委办财务,2020年公用经费为2300元×4人=9200元,市委办财务扣除水电费用2000元、网络费用800元、2部电话费用2400元、财政代扣报刊费用2777元,剩余1223元。剩余部分不足以支出办公用品、旅差费用及其他费用(每年呼伦贝尔市直属机关工委年初召开机关党建会议、年中开展国门党建培训、年底召开机关党建会议,三次会议旅差费用及补助约5000元),有近1万余元的经费缺口。
(三)与有关部门缺乏有效衔接。市直属机关工委日常考核结果与市委组织部年底绩效考核结果衔接不够紧密,个别担任党组织书记的机关单位负责人,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履职不到位、机关党建排名靠后,有时候被评为优秀班子和优秀领导干部,导致机关工委的工作要求和影响力有所削弱。由于没有市直单位领导干部调整结果沟通通报机制,往往出现市直领导干部调整后,直属机关工委不了解、不掌握,无法提醒督促支部及时进行改选,联系沟通指导各支部存在不畅问题。
从所辖基层党组织方面
(一)主责主业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作为“第一责任人”抓党建工作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还存在差距,缺少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仍有个别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习惯当“甩手掌柜”,党建责任有层层递减的现象。
(二)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对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推进力度不大,对党建和业务相融合的结合点找的不准,党务公开不全面、不及时、不到位。
(三)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还有一定差距。少数基层党组织的“三会一课”落实不到位、支部换届程序不规范、“主题党日”活动主题不鲜明,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个别支部还存在政治理论学习代替“三会一课”的问题。
七、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开展机关党建“灯下黑”专项整治。通过创建机关党建示范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认真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落实,切实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用活。加强对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情况的督查和指导,组织开展支部组织生活案例、支部书记讲党课教案的评选和交流。
(二)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通知》,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领导班子要安排专门时间集中学习讨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专题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三)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把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走访慰问、谈心谈话、专题培训等方式广泛开展正面宣传引导。
(四)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以喜迎党的百年华诞为契机,围绕“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开展理论研讨、党课展播、主题党日等系列庆祝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唱响主旋律。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做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推荐工作。
(六)持续推进党建品牌创建。围绕创建党建品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使机关党建品牌成为机关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示范阵地。党建工作品牌要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突出业务特色,围绕推动融合抓党建,着力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年初将对第一批申报的党建品牌进行验收认定,下半年将开始第二批党建品牌申报工作。
(七)加强“最强党支部”的创建工作。围绕政治功能强、队伍建设强、组织生活强、作用发挥强和群众工作强“五强”标准,持续开展最强党支部创建。要逐条对照自查找出问题,逐项研究解决补齐短板,逐步创建提升取得实效。
(八)做好市级党代表推选工作。党代表的选举,是全市党委换届工作的基础,是选出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重要保证。严格执行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及我市换届工作的有关要求,按照市委下达的代表名额、结构比例和资格条件,做好党代表推荐、提名、选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