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政务公开>决策公开 > 详细内容

关于于全面深入开展2019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通知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1日 点击数: 字体: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市直各部门,各驻市有关单位:

传统节日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自觉、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节点。为深入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满足人民群众过好传统节日的新需求新期待,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通知》(中宣发[2019]6号)文件精神,就组织开展好我市2019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作用,坚持立足当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推动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充分展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安排

(一)挖掘展现文化内涵。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辞旧迎新、祝福美好,慎终追远、缅怀先烈,责任担当、精忠报国,忠贞爱情、家庭和睦,阖家团圆、喜庆丰收,尊老敬老、厚德仁爱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挥好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让传统节日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

(二)创新理念方法手段。紧扣时代主题,聚焦今年的坐标基点,顺应群众节日生活多样化、个性化的新特点,注重网上与网下、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创新活动方式,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文章、图片、视频,挖掘中华传统的文化资源,设计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网络传播活动,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佳节在线的趣味性、互动性传递庞大的信息量,增加网民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使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活力,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渗透力。

(三)组织群众广泛参与。适应不同群体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搭建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载体,推出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节日活动、节庆产品,推动传统节日更好地走进人们生活、浸润人们心田。要把青少年作为重点,深入开展童谣传唱、经典诵读、社会实践等活动,使他们在节日文化熏陶中接受传统美德教育。

(四)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根据节日特点,设计策划“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大力倡导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家庭、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服务、文明经营、文明执法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让“讲文明、树新风”浸润到人们的节日生活。

三、活动内容

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遵循传统节日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日文化活动,让每个节日氛围浓郁热烈,用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家国情怀。

1.春节、元宵节活动。倡导传承吃年夜饭、贴春联、拜大年、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传统习俗,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开展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行走访慰问,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展示中华民族崇德向善、文明进步的精神风貌。倡导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组织文化惠民服务、送温暖献爱心、主题志愿服务等活动。

2.清明节活动。充分发挥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祭奠英烈、集体宣誓等活动,引导人们尊重英雄、歌颂英雄、怀念英雄,增强感恩奋进的精神力量。传承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礼俗,倡导通过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络祭祀以及组织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绿色低碳的祭祀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丰富清明节日习俗,倡导亲近自然、感受生机,组织开展与清明节相配套的踏青郊游、体育比赛、清明诗会、清明品茶等体验活动。

3.端午节活动。以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为重点,引导人们传承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新时代干部群众爱国报国、勇于改革、积极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传承传统习俗,推出包粽子、做香囊、挂艾草等互动体验活动。开展经典诵读、端午诗会等活动,增强人们爱党爱国情感。依托社区文化中心等举办展览展示、剪纸、端午知识讲座等活动,弘扬端午文化。

4.七夕节活动。聚焦忠贞爱情、家庭和睦,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人以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家庭为榜样,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充分展示七夕时代风采。呼应社会需求,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社区组织联谊会、联欢会、文艺演出等活动,线上互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为单身青年搭建交友交流的平台。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组织开展评选模范夫妻,营造恩爱融洽的家庭环境。

5.中秋节活动。围绕阖家团圆、喜庆丰收,奏响讴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主旋律,把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70华诞的氛围推向高潮。突出“月”的元素,组织开展赏灯赏月、文艺表演、诗词吟诵等节日文化活动,增强和拓展节日的浪漫格调与娱乐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引导人们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组织“我与共和国共奋进”主题作品展示活动,通过征集微电影、短视频、歌曲、文章、诗词、书法美术、摄影作品等,让人们在参与中表达对党的感恩之心、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重阳节活动。大力宣传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的光荣事迹和奉献精神,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学习宣传关爱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年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重阳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空巢老人节、老年人集体生日、走访慰问等系列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现实问题。通过组织诗歌比赛、广场舞比赛、老年书画展等系列活动,展现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工作“大盘子”,摆上重要位置,制定具体方案,细化活动项目,做到年度有计划、节日有安排,同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工作紧密结合,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好系列节庆文化和文艺活动,确保活动有声有色、稳妥有序地进行。

2.节俭安全,务求实效。组织节日文化活动要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禁举办豪华晚会、奢侈庆典,杜绝比阔气、讲排场的节庆方式,严防各类“节日腐败”,树立廉洁节俭新风。倡导理性、文明、健康的节日消费和人情往来,引导人们尚俭戒奢、移风易俗。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把安全责任落实到节日活动各个环节,确保各项节日活动安全有序、欢乐祥和。

3.创新形式,营造氛围。各地、各单位要不断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开展系列互动活动,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与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增强节日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创作适宜网络传播的文化作品,使网络成为抒发节日情感、丰富节日活动、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阵地,让传统文化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各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网上网下加大节日文化活动宣传力度,特别是用好用活新媒体,推出更多接地气、有生气的节日报道。要开设专题专栏,利用重点栏目、重要时段,运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充分报道各地展开节日活动的成效,报道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反响和良好风貌,努力营造良好节日舆论氛围。

4.及时总结,报送资料。各地、各单位要注重活动材料的留存和整理归档,每项主题活动结束后,及时将信息简报、实景图片、成效反馈及总结材料等报送市文明办。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