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提效率、解纠纷之道路交通
为有效减少道路交通纠纷案件当事人在各部门多点多线奔波,不断提升道交纠纷化解效率,根河市人民法院率先搭建道交纠纷一站式处理平台并投入使用,通过建立联动协调工作机制,整合各部门资源,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模式,让道交纠纷化解驶上“快速路”。平台使用以来,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77件,成功调解41件,调解成功率54.5%。
根河法院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各方资源,构建协调联动工作格局,目前有2名人民调解员入驻到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定期组织律师、调解员、立案庭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细化各成员单位工作分工,配套建立案件移送、交通事故生命绿色通道、公开鉴定审查、司法确认和诉讼协调、法律援助帮扶等制度和流程。根河法院采取社区加强引导、行业协会参与调解、乡镇法庭全程指导解纷模式,通力协作,将矛盾化解在诉前。
优化道交纠纷处理对接流程,交警部门的事故快处在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力量居中调解、法院速裁的专业审判团队作为最后防线。对事故赔偿标准进行公示,制作宣传单页对外发放,调解和判决使用同一标准。根据当事人意愿,对事故发生后各方自愿申请调解的,由法院诉前调解委员会进行人民调解。达成人民调解协议的,中心可以直接办理司法确认。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一键转入诉讼程序。针对道交纠纷伤残鉴定时间长,影响诉讼效率的问题,平台推行诉前鉴定常态化机制,将司法鉴定从“诉中”提至“诉前”,压缩鉴定周期近60天。
按照“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模式,组建道交纠纷类案件专审团队,对道交纠纷实行繁简精准分流、归口审理,从立案、诉前调解、诉前鉴定、庭审等方面进行全流程把控,统一类案裁判尺度。针对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类型单一但数量大的特点,推行要素式审判模式,将简案快审作为提升审判质效的抓手。疑难复杂案件采取难案精审模式,强调释法说理,进行全面详细有正有反的阐释,融德、理、情于法中,切实化解各方矛盾。
根河法院注重数字赋能,坚持“互联网+”工作模式,配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一体机,实现事故快处、调解、鉴定、诉讼等在线处理。强化数据共享,打破各部门信息壁垒,推动业务信息在线互通共享,助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全程信息化高效处理与化解。推动在线调解、在线诉讼全覆盖,与各方当事人进行线上沟通,将地址确认、文书送达嵌入调解笔录,当事人可进行线上签字确认送达,有效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