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市人民法院党支部学习如何在司法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 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在依法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审判职能过程中,群众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同感。基层法院处在审判工作的第一线,直接与人民群众接触和交流,因此,基层法院做好群众工作,对促进法院审判工作,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度和满意率更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一、对人民法院而言,群众工作的内涵
法院群众工作是指人民法院在履行司法审判职责的过程中,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服务群众、积极依靠群众、有效引导群众,依法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的工作。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法院群众工作的性质具有司法性。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法院履行的是司法权,法院在履行职权过程中,必须要始终贯彻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 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但是,人民法院无论是在履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还是调节民商事纠纷、促进经济发展,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或是执行案件的职能,都属于司法性质的,那么,人民法院的群众工作也应是具有司法性质的。
2、法院群众工作内容具有广泛性.法院从事的是具体的审判工作,但人民法院在履行审判职能的过程中,群众工作的内容贯穿到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案件的审理过程、案件的执行过程、处理涉诉信访案件的过程,都是一个做群众工作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有所了解,并能够运用相应的法律、政策去合理引导群众,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
3、法院群众工作方法具有针对性。从总体上说,法院履行的是审判职责,但是,法院履行的这种职责都是以个案来了结的。不同类型的案件、不同性质的矛盾纠纷,以及当事人的文化水平、法律素质、道德水准、生活环境不同,那就有不同群众工作方法。如赡养纠纷案件,那就应当宣讲我国赡养方面的法律政策,对当事人进行尊老爱幼的道德教育,从唤醒亲情角度来做群众工作,来做思想工作。因此, 法院群众工作方法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4、法院群众工作结果具有沟通性。法院群众工作的目的是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加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做好群众工作,树立良好的司法形象,使涉案广大群众更加相信法律和政策。从群众的角度来看,通过与法官的接触,希望法官能够给予其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保护,能够更多的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就群众工作的过程来看,法官与群众双方的良好沟通,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
二、基层法院做好群众工作的路径
(一)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增强群众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在司法实践中做好群众工作,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同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观点。只有思想上的清醒和认同,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成熟和坚定,这是我们做 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前提。审判工作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审判工作坚持群众观点,是由人民法院的人民性这一根本属性决定的。人民法院的人民性,是指人民法院的司法权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群众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认识法院群众工作的新要求,树立起群众工作理念,把司法为民宗旨意识和法院群众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踏踏实实的为群众办事,认认真真为人民服务。
(二)做好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立足审判,为民司法。
立案环节要发挥立案、人民法庭、信访“窗口”的作用, 及时受理案件,热情接待咨询,积极做好诉讼指导,解决好群众诉讼难的问题;审判环节要注重引导好不同文化层次、 不同法律水平的群众举证、质证,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 查研究,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査清事实,用群众通俗的语言诠 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份;执行环节要强化执行 和解,加强执行联动、加大执行力度,破解执行难题,确保 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以实现;要以真正解决群众诉求为目 的,妥善、稳妥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涉诉信访纠纷。
(三)坚持把走群众路线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是坚持司法公开,畅通民意表达机制。坚持司法公开, 畅通民意表达,让人民群众参与司法、了解司法、监督人民 法院工作,让人民群众及时发出自己的呼声,依法保障自己 的合法权益,这既能取得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 持,又可使人民法院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及时有针对性地 加强和改进工作。
二是深入基层,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感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群众的诉求日益多元 化。要了解群众对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就必须深入基层, 充分开展调查研究;要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和风俗习惯,从群 众中汲取化解矛盾促使案结事了的智慧,也必须深入基层" 就是在个案的审理上,也只有深入基层,才有可能查清案件 事实。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做群众工作并 非纸上谈兵,而是要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解决一起起具 体的纠纷,处理一件件具体的案件。我们有些法官虽然很想 做好群众工作,但工作方法单一、机械、呆板,不能适应群 众工作环境的变化,不能有效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要做到 用群众认可的方式审理案件,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释法明 理,用群众能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我们就必须在工作中进 一步加强学习,大胆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做好群众 工作的能力。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群众工作评价机制,接受群众监督。
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考评机制,做到奖罚分明,才能提高广大干警对群众工作的重视程度。区分评价的层次,制定评价的原则和标准,对已审结的案件开展回访活动,主要围绕司法作风、司法廉洁、司法礼仪等方面展开调查,发放问卷表,进行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走访评估。将回访结果与案件承办法官的司法绩效和晋级评选挂钩。凡回访当事人评价不满意、反映办案作风、办案廉洁问题查实的、案件确有错误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按相关规定追究承办法官相应责任。